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?
发布时间:2023-06-27文章来源: 苏州吴州中西结合医院
分泌性中耳炎,也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,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炎类型。它通常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水、黏液或黏膜导致的听力受损和耳鸣等症状。这种疾病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发热等症状,但在长时间内未得到治疗时,会影响语言发展和学习能力。因此,及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尤为重要。
1。药物治疗
目前,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是通过输送液体和鼻用药物进行的。
(1)去水泛影葡胺:是一种利尿剂,主要通过促进尿液排出,从而减少中耳腔内积水。
(2)可待因药物:可帮助减轻患者的耳痛等不适症状。
(3)口服抗组胺药:可帮助减轻耳鸣和听力下降等症状。
(4)鼻用药物:通过鼻腔输送药物到中耳腔,用于消炎杀菌,解除血管扩张等症状。
2。手术治疗
手术治疗通常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情况下才考虑的。
可以选择以下方法:
(1)穿刺抽液:通过实现中耳内窗穿刺,将长时间积聚的液体从中耳腔内抽出。
(2)听骨链切开:通过对听骨链进行切开或重建,从而帮助好转听力。
(3)耳窗手术:通过建立一个带伤口的小孔,进入中耳腔进行清除和引流。
总之,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,治疗取决于症状以及各种已有治疗方法的有效程度。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分泌性中耳炎,请尽早询问耳鼻喉科医师,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